夏日護耳之道 夏季一到,水上活動日增。許多人常在游泳後,會感到耳朵不適,悶塞甚至會有耳痛、聽力減退的現象。這是因池水或海水進入外耳道,造成耳道皮膚發炎感染引起急性瀰漫性外耳道炎,耳朵痛,在咀嚼時更不舒服,嚴重者會出現耳分泌物、耳朵有悶塞感,或聽力變差。治療時以耳滴劑為主,口服藥物為輔。看診時醫師會先對外耳道進行局部治療,清除耳垢與分泌物,再塗上含有抗生素與類固醇的藥膏,並開給耳滴劑,嚴重者須服用抗生素七天左右。這段時間不能再游泳,更不能再用任何工具掏挖耳朵。
另一種與游泳相關的耳疾是耳垢嵌塞的問題。在游泳戲水或洗澡後,因水進入耳道,導致耳垢泡水發脹,出現耳朵悶脹感或聽力障礙頭暈等症狀。通常醫師取出栓塞物就可解決。
除了游泳外,其他原因也會引起外耳炎,例如許多人常用棉棒、筆尖、牙籤或指尖去掏挖外耳道極易受傷。若此時免疫力不佳,細菌入侵就會造成外耳炎。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病患,常因免疫力不足,而使簡單的外耳炎惡化成「惡性外耳炎」,此時綠膿桿菌會侵入整個耳道,並向內侵犯腦部與顱底,造成嚴重的併發症。這類病患若經常從事游泳活動,則須特別小心。
預防「游泳耳」須盡量選擇人少、水質佳的游泳場所,可能的話,使用材質較佳的防水耳塞也有些幫助。游泳結束後,若耳朵進水,只要將進水的一側向下,跳躍幾次,水就會流出。水不流出儘量用吹風機將頭髮,及耳部吹乾。如果仍有水在耳道內則使用乾淨的棉棒吸水時,勿過度用力旋轉;可將棉棒尖端拉出成毛筆狀,吸水時會較舒適,也較不會受傷。
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
皮膚防曬美白
隨著地球暖化、温室效應、二氧化碳排放臭氧層愈來愈薄,陽光中的紫外線直攻而入人類的皮膚不僅容易造成皮膚癌變。更是東方人皮膚變黃、變黑的主因,逐漸進入夏季特別專訪彰化皮膚科名醫針對皮膚防曬美白,提出一些專業意見供大家參考。
皮膚呈色的因素
皮膚中的所有成分都是皮膚呈色的原因之一,主要取決於下面幾點:
黑色素:皮膚為什麼會黑會白,主要決定於黑色素的多寡。
血管中血色素:身體狀況好,血液中的含氧量較高皮膚自然透紅發亮。
角質層的厚薄:過厚的角質層,會造成皮膚蠟黃無光澤。
皮膚皺紋:皮膚上的皺紋, 造成光線陰影, 而使皮膚顯得暗沈。
皮膚濕疹:皮膚上的濕疹, 造成皮膚粗糙及暗沈。特別是眼皮, 容易發生濕疹。
美白法
想要美白,根據有效的程度,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:
防曬:『美白』『防曬』為先,沒有做好防曬,什麼美白法都是事倍功半。因為防曬能阻止陽光所誘導麥拉寧細胞進一步製造黑色素。
防曬乳液
防曬係數SPF指的是延長肌膚在紫外線下不被曬紅的時間倍數,例如十分鐘會被曬紅,塗抹SPF20的防曬乳,就可以延長十分鐘的二十倍,也就是二百分鐘後才會曬紅。美國FDA認為SPF超過30以上,所增加的效益就沒有太大的差別,因此建議SPF超過30的產品可以直接標示30 plus或是30+,防曬係數過高,可能含有過多二氧化鈦,會導致遮陽過度,阻礙毛細孔,容易長粉刺。
另一種常見的防曬係數是「PA」,為日本厚生省要求日本的防曬產品用以表示防曬效果。PA+ 表示比未使用防曬產品前延緩2-4倍被曬紅的時間、PA+ + 表示延緩4-8倍、PA+ + + 則表示延緩8倍以上。
使用方法因為SPF評估的量是2mg/cm2。也就是說,如果全身擦拭,需要的量是35ml。因為大多數的人所擦的量,幾乎都不到0.5mg/cm2,因此,標有SPF30的產品就可能只有相當於SPF 2.3的程度。所以要防曬就不要吝於使用乳液的量。
何謂UVA、UVB?
UVA:表示「長波紫外線」,波長大於330nm,能量略低但穿透力較高,可達真皮層,使皮膚曬黑。長期曝曬可能導致皮膚癌。
UVA可以進一步分成UVA I(340-400奈米)及UVA II(320-340奈米)。 除了會穿透到皮膚較深層的部位,也會造成皮膚的老化,更會造成皮膚抵抗力降低。因此,現在的防曬就會有IPD、PPD、或是PFA的標示來評估對UVA的防護能力。IPD指的是可以避免皮膚被立即曬黑的程度,PPD及PFA則是指避免皮膚在24小時後被曬黑的程度。美國皮膚科醫學會目前認為當SPF大於15,並且PPD或是PFA大於4,再加上經過實驗室測試可以過濾290-370奈米的紫外線超過90%以上的水準時,才可以在產品上標示”全寬頻”(Broad spectrum)。
UVB:表示「中波紫外線」,波長約在285到330nm間,能量高但穿透力較低,雖然僅達皮膚表層,但會使皮膚曬紅、曬黑及脫皮,造成皮膚癌,降低免疫力,是防曬時最主要對抗的元兇。
市售產品常有標示不實甚至含有對皮膚有害物質所以選購時要注意,以下是消基會的建議:
(一)以物理性防曬的產品而言,顆粒愈小愈好,但過小的物理性防曬成份顆粒容易透過皮膚,經由血液進入微血管末端,累積人體內可能造成人體器官之管末端阻塞。
(二)應選擇成份愈單純的產品愈好,因為愈複雜的成份產生交互混合後,愈容易照光後產生化學變化,產物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。若消費者選擇化學性防曬的產品,其實單一的寬頻(同時防止UVA及UVB)防曬成份就足夠了,額外使用一種以上的防晒成份,效力並不會增加,反而使產品成份複雜化。
果酸:其中又以果酸換膚效果最好,醫療通路的果酸乳液(濃度10%)以上次之,市售果酸因濃度較低需要較長的時間。果酸能將已經產生的黑色素快速代謝掉。
去角質:角質層是屬於表皮層的一部分,因此也含有由黑色素細胞轉運而來的大量的黑色素,去角質能將已經生成的部分黑色素代謝掉,而使膚質明亮。
維他命C導入:維他命C的美白效果,自古就受到推崇,但是維他命C的吸收卻不容易,除了必須是左旋外,超音波導入或離子導入,能有效提升皮膚的吸收效果。
美白保養品:衛生署核可的主要有麴酸、維他命C和熊果素的成分,這些主要是用來減少黑色素的生成。
飲食: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C的食物,像是草莓、蕃茄、芭樂、奇異果、櫻桃等。少吃牛肉、羊肉、豬肉、內臟、雞肉、火雞肉、鴨肉。少吃含有高量的β胡蘿蔔素如紅蘿蔔、木瓜,處理檸檬、芹菜、胡蘿蔔、九層塔之後要記得洗淨雙手。以防色素沈澱。
壓力、睡眠:良好的睡眠和壓力的控制。
按摩:適度的按摩有助於增加血液循環。
美白針
中華民國美容教育學會理事長趙昭明指出,市面上的美白針主要成分為含有穀胱甘肽(Glutathione)、傳明酸(Tranexamic Acid,凝血劑)、維他命C、維他命B群及胺基酸等成分。左旋C、銀杏、輕微類固醇,由於其宣稱具有促進肝臟代謝、消除皮膚暗沉、淡化肝斑等美白療效,因而近年來風行於美容界。
皮膚呈色的因素
皮膚中的所有成分都是皮膚呈色的原因之一,主要取決於下面幾點:
黑色素:皮膚為什麼會黑會白,主要決定於黑色素的多寡。
血管中血色素:身體狀況好,血液中的含氧量較高皮膚自然透紅發亮。
角質層的厚薄:過厚的角質層,會造成皮膚蠟黃無光澤。
皮膚皺紋:皮膚上的皺紋, 造成光線陰影, 而使皮膚顯得暗沈。
皮膚濕疹:皮膚上的濕疹, 造成皮膚粗糙及暗沈。特別是眼皮, 容易發生濕疹。
美白法
想要美白,根據有效的程度,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:
防曬:『美白』『防曬』為先,沒有做好防曬,什麼美白法都是事倍功半。因為防曬能阻止陽光所誘導麥拉寧細胞進一步製造黑色素。
防曬乳液
防曬係數SPF指的是延長肌膚在紫外線下不被曬紅的時間倍數,例如十分鐘會被曬紅,塗抹SPF20的防曬乳,就可以延長十分鐘的二十倍,也就是二百分鐘後才會曬紅。美國FDA認為SPF超過30以上,所增加的效益就沒有太大的差別,因此建議SPF超過30的產品可以直接標示30 plus或是30+,防曬係數過高,可能含有過多二氧化鈦,會導致遮陽過度,阻礙毛細孔,容易長粉刺。
另一種常見的防曬係數是「PA」,為日本厚生省要求日本的防曬產品用以表示防曬效果。PA+ 表示比未使用防曬產品前延緩2-4倍被曬紅的時間、PA+ + 表示延緩4-8倍、PA+ + + 則表示延緩8倍以上。
使用方法因為SPF評估的量是2mg/cm2。也就是說,如果全身擦拭,需要的量是35ml。因為大多數的人所擦的量,幾乎都不到0.5mg/cm2,因此,標有SPF30的產品就可能只有相當於SPF 2.3的程度。所以要防曬就不要吝於使用乳液的量。
何謂UVA、UVB?
UVA:表示「長波紫外線」,波長大於330nm,能量略低但穿透力較高,可達真皮層,使皮膚曬黑。長期曝曬可能導致皮膚癌。
UVA可以進一步分成UVA I(340-400奈米)及UVA II(320-340奈米)。 除了會穿透到皮膚較深層的部位,也會造成皮膚的老化,更會造成皮膚抵抗力降低。因此,現在的防曬就會有IPD、PPD、或是PFA的標示來評估對UVA的防護能力。IPD指的是可以避免皮膚被立即曬黑的程度,PPD及PFA則是指避免皮膚在24小時後被曬黑的程度。美國皮膚科醫學會目前認為當SPF大於15,並且PPD或是PFA大於4,再加上經過實驗室測試可以過濾290-370奈米的紫外線超過90%以上的水準時,才可以在產品上標示”全寬頻”(Broad spectrum)。
UVB:表示「中波紫外線」,波長約在285到330nm間,能量高但穿透力較低,雖然僅達皮膚表層,但會使皮膚曬紅、曬黑及脫皮,造成皮膚癌,降低免疫力,是防曬時最主要對抗的元兇。
市售產品常有標示不實甚至含有對皮膚有害物質所以選購時要注意,以下是消基會的建議:
(一)以物理性防曬的產品而言,顆粒愈小愈好,但過小的物理性防曬成份顆粒容易透過皮膚,經由血液進入微血管末端,累積人體內可能造成人體器官之管末端阻塞。
(二)應選擇成份愈單純的產品愈好,因為愈複雜的成份產生交互混合後,愈容易照光後產生化學變化,產物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。若消費者選擇化學性防曬的產品,其實單一的寬頻(同時防止UVA及UVB)防曬成份就足夠了,額外使用一種以上的防晒成份,效力並不會增加,反而使產品成份複雜化。
果酸:其中又以果酸換膚效果最好,醫療通路的果酸乳液(濃度10%)以上次之,市售果酸因濃度較低需要較長的時間。果酸能將已經產生的黑色素快速代謝掉。
去角質:角質層是屬於表皮層的一部分,因此也含有由黑色素細胞轉運而來的大量的黑色素,去角質能將已經生成的部分黑色素代謝掉,而使膚質明亮。
維他命C導入:維他命C的美白效果,自古就受到推崇,但是維他命C的吸收卻不容易,除了必須是左旋外,超音波導入或離子導入,能有效提升皮膚的吸收效果。
美白保養品:衛生署核可的主要有麴酸、維他命C和熊果素的成分,這些主要是用來減少黑色素的生成。
飲食: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C的食物,像是草莓、蕃茄、芭樂、奇異果、櫻桃等。少吃牛肉、羊肉、豬肉、內臟、雞肉、火雞肉、鴨肉。少吃含有高量的β胡蘿蔔素如紅蘿蔔、木瓜,處理檸檬、芹菜、胡蘿蔔、九層塔之後要記得洗淨雙手。以防色素沈澱。
壓力、睡眠:良好的睡眠和壓力的控制。
按摩:適度的按摩有助於增加血液循環。
美白針
中華民國美容教育學會理事長趙昭明指出,市面上的美白針主要成分為含有穀胱甘肽(Glutathione)、傳明酸(Tranexamic Acid,凝血劑)、維他命C、維他命B群及胺基酸等成分。左旋C、銀杏、輕微類固醇,由於其宣稱具有促進肝臟代謝、消除皮膚暗沉、淡化肝斑等美白療效,因而近年來風行於美容界。
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
頭髮老化
頭髮的老化主要有三大因素來影響:一是遺傳因素、二是內在因素、 三是外在因素。其中遺傳因素很難改變,內在因素就是頭髮是由毛囊所生成,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角質蛋白,所以想要擁有健康的頭髮,重點是要先從擁有健康的毛囊開始。而想要有健康的毛囊,其根本是要先有健康的身體,均衡的營養,足夠的蛋白質攝取,通暢的血液循環及正常的生活作息。另類醫療有「髮為血之餘」及「腎之華在髮」的說法,所以一個人的頭髮是否健康亮麗與身心及營養狀況有密切關係。所以一但遇到有落髮的問題,最好先諮詢醫師的意見,看看是否有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與診療,先找出可能的原因再對症處理,這樣才是保護自己秀髮的最佳方法。
不管你的年齡,掉髮都是煩惱。成人一般有十萬根頭髮,頭髮毛囊的數目並不會隨著年齡而增加或減少,只是在某些情況下,毛囊形狀的大小會有所改變。
頭髮生長週期:可分為三個週期
新生期 Anagen
持續約2~8年。
退化期 Catagen
持續約3週。
靜止期 Telogen
持續3個月左右。
三個時期循環不已。正常情況下, 90% 的頭髮毛囊處於新生期,餘下的 10% 處於靜止期,人類一生當無中,每個毛囊可進行15~20次的週期,爾後才萎縮死亡,換言之,頭皮上毛囊的總生命長度最短30年,最長可達160年,這是因人而異的。
在同一個時間點,有些毛髮處於生長期,有些則處於退化或休止期。因此,每天會掉頭髮是正常的。據統計,平均1天掉100根頭髮,洗頭當天掉200根,都屬於正常範圍。落髮不分男女,大約 20% 的女性正面對大量落髮的煩惱。大多是經由遺傳而來的。不同於男性,女性的落髮常是從髮線漸漸向外掉落。
若是每天掉髮超過150根就屬於異常落髮。異常落髮可以根據落髮分布的範圍,分為廣泛性落髮﹝整個頭皮的頭髮都掉光﹞及局部性落髮﹝只有局部頭皮上的頭髮脫落﹞。造成廣泛性落髮的原因,包括遺傳體質(母親對雄性禿的影響遠大於父親,如果母親有女性雄性禿或嚴重掉髮的現象,兒子禿頭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十倍以上),荷爾蒙的改變:生產過後、服用避孕藥或荷爾蒙補充劑、停經、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、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等,均會造成掉髮。藥物:「化學治療藥物」,口服抗凝血劑、維他命A酸、部份高血壓藥、降尿酸劑、精神科用的鋰鹽等。慢性疾病,營養不良,生理壓力:手術、發高燒、生病住院、貧血、急速體重下降等。心理壓力:家中發生重大變故;參加重大考試;換工作或工作壓力太大。
。而造成局部性落髮的原因則有圓形禿,雄性禿,拉力性掉髮:不當的、頻繁的洗、整、染、燙,綁頭髮時太過用力的拉扯,頭皮感染或發炎:如黴菌感染造成的「頭癬」,細菌感染造成的「毛囊炎」、慢性濕疹、燙傷、外商、梅毒、接觸性皮膚炎(有些人會對染髮液或是燙髮劑產生過敏)。皮膚腫瘤:頭皮上的良性或惡性腫瘤,均有可能造成腫瘤上方或周圍掉髮。免疫系統疾病:如紅斑性狼瘡、硬皮症等。外在壓迫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而掉髮:如仰睡的小嬰兒,或長期臥床的中風病人,若長時間躺同一個姿勢,均會有掉髮的現象。長時間帶著帽子或假髮,也會使毛囊過度悶熱、流汗,進而加深落髮的嚴重程度。
頭皮的病理組織切片檢查
看看頭皮內的毛囊是否已經結成痂瘢及纖維化。若毛囊已經痂瘢化及纖維化,則表示它已經喪失了產生毛髮之能力,而成為永久性禿髮。如果毛囊尚未痂瘢化,表示尚能產生新的頭髮,則落髮只是暫時性的,
常掉頭髮 應該吃什麼?
禿頭與飲食究竟有沒有關係?較有根據的是優質蛋白質飲食,可預防脫髮現象,這主要是與頭髮結構有關,因為頭髮結構來自於蛋白質,而這類食品包括:牛奶、蛋、魚肉等;鐵質也是頭髮營養需求,但多半以女性較容易缺乏,男性則很少有鐵質不足方面的問題;另外,鋅也是目前認為對防止掉髮有利的食物,因此多攝取貝類或堅果類食品,可能有些幫助。
而日本流行病學也指出,飲食習慣的改變是造成禿髮的原因之一。研究發現嗜吃高油、高糖等西式食物的人,比較容易掉頭髮。民間常用塗抹生薑、雞蛋、吃芝麻、海帶等,效果如何則見人見智。
按摩頭皮並不會刺激頭髮生長。
外用毛髮再生劑
生髮治療平均來說需要6個月以上才能可以看到明顯的效果,治療剛開始1-2個月會進入『刺激期』,這時期有少數患者會發現有頭髮掉落的情形,主要是因為外用生髮產品刺激毛囊,使頭髮生長週期加快,到了第6個月就是『復甦期』,細毛會開始脫落,長出健康的頭髮,第6-12個月會進入『高峰期』,頭髮會逐漸茂密,髮量也會比治療前明顯增加,一年後則是最後的『維持期』階段,持續使用外用生髮用品,則可以維持髮量在滿意的狀況。
植髮
長期治療後效果仍不滿意者,才會選擇植髮,但植髮後,仍需以藥物控制,否則可能出現怪異的髮型。
不管你的年齡,掉髮都是煩惱。成人一般有十萬根頭髮,頭髮毛囊的數目並不會隨著年齡而增加或減少,只是在某些情況下,毛囊形狀的大小會有所改變。
頭髮生長週期:可分為三個週期
新生期 Anagen
持續約2~8年。
退化期 Catagen
持續約3週。
靜止期 Telogen
持續3個月左右。
三個時期循環不已。正常情況下, 90% 的頭髮毛囊處於新生期,餘下的 10% 處於靜止期,人類一生當無中,每個毛囊可進行15~20次的週期,爾後才萎縮死亡,換言之,頭皮上毛囊的總生命長度最短30年,最長可達160年,這是因人而異的。
在同一個時間點,有些毛髮處於生長期,有些則處於退化或休止期。因此,每天會掉頭髮是正常的。據統計,平均1天掉100根頭髮,洗頭當天掉200根,都屬於正常範圍。落髮不分男女,大約 20% 的女性正面對大量落髮的煩惱。大多是經由遺傳而來的。不同於男性,女性的落髮常是從髮線漸漸向外掉落。
若是每天掉髮超過150根就屬於異常落髮。異常落髮可以根據落髮分布的範圍,分為廣泛性落髮﹝整個頭皮的頭髮都掉光﹞及局部性落髮﹝只有局部頭皮上的頭髮脫落﹞。造成廣泛性落髮的原因,包括遺傳體質(母親對雄性禿的影響遠大於父親,如果母親有女性雄性禿或嚴重掉髮的現象,兒子禿頭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十倍以上),荷爾蒙的改變:生產過後、服用避孕藥或荷爾蒙補充劑、停經、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、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等,均會造成掉髮。藥物:「化學治療藥物」,口服抗凝血劑、維他命A酸、部份高血壓藥、降尿酸劑、精神科用的鋰鹽等。慢性疾病,營養不良,生理壓力:手術、發高燒、生病住院、貧血、急速體重下降等。心理壓力:家中發生重大變故;參加重大考試;換工作或工作壓力太大。
。而造成局部性落髮的原因則有圓形禿,雄性禿,拉力性掉髮:不當的、頻繁的洗、整、染、燙,綁頭髮時太過用力的拉扯,頭皮感染或發炎:如黴菌感染造成的「頭癬」,細菌感染造成的「毛囊炎」、慢性濕疹、燙傷、外商、梅毒、接觸性皮膚炎(有些人會對染髮液或是燙髮劑產生過敏)。皮膚腫瘤:頭皮上的良性或惡性腫瘤,均有可能造成腫瘤上方或周圍掉髮。免疫系統疾病:如紅斑性狼瘡、硬皮症等。外在壓迫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而掉髮:如仰睡的小嬰兒,或長期臥床的中風病人,若長時間躺同一個姿勢,均會有掉髮的現象。長時間帶著帽子或假髮,也會使毛囊過度悶熱、流汗,進而加深落髮的嚴重程度。
頭皮的病理組織切片檢查
看看頭皮內的毛囊是否已經結成痂瘢及纖維化。若毛囊已經痂瘢化及纖維化,則表示它已經喪失了產生毛髮之能力,而成為永久性禿髮。如果毛囊尚未痂瘢化,表示尚能產生新的頭髮,則落髮只是暫時性的,
常掉頭髮 應該吃什麼?
禿頭與飲食究竟有沒有關係?較有根據的是優質蛋白質飲食,可預防脫髮現象,這主要是與頭髮結構有關,因為頭髮結構來自於蛋白質,而這類食品包括:牛奶、蛋、魚肉等;鐵質也是頭髮營養需求,但多半以女性較容易缺乏,男性則很少有鐵質不足方面的問題;另外,鋅也是目前認為對防止掉髮有利的食物,因此多攝取貝類或堅果類食品,可能有些幫助。
而日本流行病學也指出,飲食習慣的改變是造成禿髮的原因之一。研究發現嗜吃高油、高糖等西式食物的人,比較容易掉頭髮。民間常用塗抹生薑、雞蛋、吃芝麻、海帶等,效果如何則見人見智。
按摩頭皮並不會刺激頭髮生長。
外用毛髮再生劑
生髮治療平均來說需要6個月以上才能可以看到明顯的效果,治療剛開始1-2個月會進入『刺激期』,這時期有少數患者會發現有頭髮掉落的情形,主要是因為外用生髮產品刺激毛囊,使頭髮生長週期加快,到了第6個月就是『復甦期』,細毛會開始脫落,長出健康的頭髮,第6-12個月會進入『高峰期』,頭髮會逐漸茂密,髮量也會比治療前明顯增加,一年後則是最後的『維持期』階段,持續使用外用生髮用品,則可以維持髮量在滿意的狀況。
植髮
長期治療後效果仍不滿意者,才會選擇植髮,但植髮後,仍需以藥物控制,否則可能出現怪異的髮型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